首页 > k8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凯发K8国际首页|镇宝堂胡松:三十年从集邮者到大玩家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9:43    次浏览

宜昌达人第49期胡松镇宝堂文化董事长▼从初中时的集邮爱好,到如今镇宝堂琳琅满目的藏品;从当初只身一人全国各地宣传三峡石,到如今各地大家慕名而来观赏艺术品。一路走来,胡松的艰辛旁人并不那么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宜昌、乃至湖北文化圈所做的贡献。 胡松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普通国企工人家庭,兴趣使然,初中时候就开始集邮、收藏一些古钱币。和其他孩子放学就去打弹珠玩游戏不一样,胡松放学后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古玩市场。有一次为了得到心爱的藏品,他花了两百多才买到手,那个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百来块钱,为了得到这笔钱胡松省吃俭用攒了半年多。参加工作后,喜欢古玩的心更胜从前,有时候为了一件珍品经常是武汉、成都、南昌满世界的跑。而收藏本身是个现金流要求很高的行业,他开始学着做一些磁卡、钱币的生意。再后来,为了圆自己一个收藏梦,胡松不顾父母的反对,辞职下了海,做起了职业玩家。 在大家眼里,收藏者大多是机敏油滑的人,然而胡松却似乎和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太一样。既不是说什么头头是道,更不是大师范儿十足,有些沉默寡言。然而就是这个看起来有点“闷”的男人,只要一聊传统文化或者古玩字画,他就立马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可以细数哪幅画是哪个年代、什么画派、什么风格、师承关系、艺术成就,看似这样一个无趣的人,其实早已把艺术鉴赏当成真正的趣味。在长期的收藏过程中,胡松的鉴赏和眼力非常人可以比拟。一件收藏品从胡松眼前一过,是非对错立马就能判断出来。上世纪90年代末,宜昌一些玩家开始小范围的收藏三峡石,由于缺乏标准,并未形成气候,而胡松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一行业现状。 那年秋天,洛阳全国奇石展,一块名不经传的石头震惊四座,一股脑夺下展览的金奖。而这块石头就是由胡松带去的三峡石,一时间“三峡石”的名号在业内名声大噪。这样的经历更加坚定了胡松对文化事业的信念,随着后来的不断努力,“三峡石”的文化内涵也被充分挖掘出来,而宜昌在文化收藏界也渐渐成为一个符号。为了给宜昌的玩家们打造一个交流鉴赏平台,正确引导市场和培育市场。2008年,胡松注册创办了宜昌镇宝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胡松一直认为湖北书画家们的实力在全国其实很显著,只是由于宣传推介不够,致使湖北书画在市场上有些沉寂,行情偏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台来改变,使得这里成为一个行业助推器。 而后的短短几年间,胡松每一次出手都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2009年4月,胡松邀请央视鉴宝栏目的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刘静和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张宁,在宜昌首次举办大型的民间鉴宝活动;2011年12月24日,镇宝堂与武汉中盛拍卖公司合作在峡州宾馆举办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当时吸引了很多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收藏家前来参加;2011年初,镇宝堂正式成为省文联主办的《名家典藏》杂志的合作单位,负责《名家典藏》杂志社在宜昌及荆州、荆门、襄阳等地的外联工作。 胡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让宜昌市民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全国名家的艺术作品,致使宜昌这座古老的三峡名城有了自己的文化名片。这似乎离胡松心里那个目标越来越近,但是多年的奔波似乎并没有让胡松有些许停下来的意思,反而他不断的促进自己勇往直前,更像是还原了当初小时候集邮时的那份热爱。 2013年,胡松将公司选址于宜昌黄金地段沿江大道129号金江银座的三层顶楼,这是一所3000平米的高端综合性文化会馆,包含了营养美食、古玩字画、茶道香道、私人影院等。在文化圈混迹多年的胡松,结识了包括冷军、何家英、汪国新等在内的一批书画艺术大师们。这些大师的作品被悉数纳入到会馆的各个角落,镇宝堂的声名也随着众多名家的参与越来越广,而镇宝堂文化会馆也成为艺术家们到宜昌采风游玩的必到之处。胡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拉近宜昌与全国乃至世界艺术大师的距离,通过邀请艺术家们参与采风、笔会等活动,让宜昌之美通过大师们的作品得到宣扬、传播;同时,这个平台也旨在挖掘、培养、扶持众多宜昌本土的艺术人才,让优秀的艺术家得到展示的机会,将宜昌的书画艺术收藏事业做大做强,推动宜昌的文化整业发展,不辜负宜昌这座文化名城的盛誉。 胡松对于文化的执著始于一张小小的邮票,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像是将一方方精美邮票回归现实。当初那两百块的大数额于现在的胡松看来,已经是再小不过的数目,但是他性格中的那股执拗和不为浮华牵绊的作风似乎一直没变,一路走来,胡松在风雨中追赶梦想的身影依旧清晰。镇宝堂文化沿江大道129号金江银座26-28楼作者:李关军